公平正义网

专题研究 | 一季度违约统计:信用债违约数量依旧较高,延期支付增加,违约处置机制亟待完善

公平正义网 2019-04-23 18:21:10 最新资讯
正文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2019年一季度,违约债券有56只,累计违约金额规模269.26亿元,涉及30家发行人。其中,新增违约债券46只,违约金额240.27亿元,涉及24家发行人;新增违约主体13家,涉及22只债券。

  违约概况:从发行人类型看,除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外,其余均为民营企业,共23家;从地区分布看,共有18个省发生债券违约,其中安徽和山东违约债券数量最多,合计占比39.1%;从债券类型看,私募债和公司债违约数量最多,分别为18只和13只,合计占比67.4%。企业债违约数量最少,为1只。从发债企业初始主体和债项等级看,均以AA级为主,占比分别为50%和43.48%,AA+级占比分别为30.43%和23.91%。从上市公司占比看,2018年的违约发行人中包含上市公司10家,涉及违约债券14只;非上市公司14家,涉及违约债券32只。从违约事件看,2019年一季度交叉违约债券3只,技术性违约债券2只,因破产违约的债券有9只,6只债券因通过加速清偿条款而到期违约,7只债券涉及回售款项违约。

  信用债违约新特征:2019年一季度延期兑付债券增加。与之前违约后漫长的处置不同,2019年多只债券在兑付日前后几天内,发布与投资人达成延期兑付和解协议。目前,延期兑付债券以低等级民营企业私募发行的债券为主。

  违约原因:除行业、自身经营因素外,更多的因素在被考虑进偿债能力评估中,一些外部事件的发生也成为风险的推手。第一,已违约主体存量债券集中到期,推升处置压力。第二,资金账户异动,流动性或受影响。第三,受限资产过高,尤其是高股权质押比例,易形成负面循环。第四,追加投资者保护性条款或增信,加重企业偿债压力。第五,存量债务较多,非标或海外债务违约带来负面影响。

  违约债券处置:第一,从违约事件看,涉及投资者保护条款的债券完成兑付的比例较低。第二,兑付风险并不能随着延期兑付而消除,而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关注“中证鹏元评级”,向后台留言可获得完整报告)

  正文

  一、2019年一季度信用债违约情况分析

  1、信用债违约概况

  2019年一季度,违约债券有56只,累计违约金额规模269.26亿元,涉及30家发行人。其中,新增违约债券46只,违约金额240.27亿元,涉及24家发行人;新增违约主体13家,涉及22只债券。以下仅对新增违约债券进行分析。

专题研究 | 一季度违约统计:信用债违约数量依旧较高,延期支付增加,违约处置机制亟待完善

  具体看,从发行人类型看,除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外,其余均为民营企业,共23家;从地区分布看,共有18个省发生债券违约,其中安徽和山东违约债券数量最多,主要是国购投资有限公司、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存量债券违约,分别有9只债券违约,合计占比39.1%;从债券类型看,私募债和公司债违约数量最多,分别为18只和13只,合计占比67.4%。企业债违约数量最少,为1只。从发债企业初始主体和债项等级看,均以AA级为主,占比分别为50%和43.48%,AA+级占比分别为30.43%和23.91%。从上市公司占比看,2018年的违约发行人中包含上市公司10家,涉及违约债券14只;非上市公司14家,涉及违约债券32只。

专题研究 | 一季度违约统计:信用债违约数量依旧较高,延期支付增加,违约处置机制亟待完善

专题研究 | 一季度违约统计:信用债违约数量依旧较高,延期支付增加,违约处置机制亟待完善

专题研究 | 一季度违约统计:信用债违约数量依旧较高,延期支付增加,违约处置机制亟待完善

专题研究 | 一季度违约统计:信用债违约数量依旧较高,延期支付增加,违约处置机制亟待完善

专题研究 | 一季度违约统计:信用债违约数量依旧较高,延期支付增加,违约处置机制亟待完善

  从违约事件看,2019年一季度交叉违约债券3只,技术性违约债券2只,因破产违约的债券有9只,6只债券因通过加速清偿条款而到期违约,7只债券涉及回售款项违约。

  2、信用债违约新特征

  2019年一季度延期兑付债券增加。与之前违约后漫长的处置不同,2019年多只债券在兑付日前后几天内,发布与投资人达成延期兑付和解协议。目前,延期兑付债券以低等级民营企业私募发行的债券为主。

专题研究 | 一季度违约统计:信用债违约数量依旧较高,延期支付增加,违约处置机制亟待完善

  3、违约原因

  从2019年的信用风险事件看,除行业、自身经营因素外,更多的因素在被考虑进偿债能力评估中,一些外部事件的发生也成为风险的推手。

  (1)已违约主体存量债券集中到期,推升处置压力

  截止2019年3月31日,已违约主体累计121家,其中,58家已违约主体在2019年有存量债券陆续到期,待偿还债券共196只,债券余额1,605.72亿元。196只债券中,未违约债券有88只,涉及30家发行人,前5家待偿还规模合计占比过半,分布相对集中。待偿还债券集中到期,加重了已违约主体的资金压力,推升债务处置压力。

  (2)资金账户异动,流动性或受影响

  对于风险已暴露的公司,常面临各方债权人的资产保全,以减少自身损失。在违反相关合约的情况下,资金监管银行或贷款行有权划转资金。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公司资金被银行划转的事件,例如,秋林集团(600891)债券募集资金在未收到银行通知的情况下被划转。此前,多家上市公司已发生过股权募集资金被银行划转的情况,例如,2018年江南化工(002226)、猛狮科技(002684)、奥马电器(002668)、德豪润达(002005)均发布关于募集资金账户异动公告。2019年1月康得新(002450)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债券募集资金异动公告,包括“资产保全”、“归还贷款”等名义。上述资金划转,在公司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进行,其合规性有待核实,但由此对公司流动性或造成冲击,偿债能力受到关注。

  (3)受限资产过高,尤其是高股权质押比例,易形成负面循环

  当债券发行人出现违约时,多数存在资产受限比例过高的情况,尤其是,控股股东或发行人及下属公司股权质押比例过高,在股价波动较大的时期存在平仓风险或控制人变更风险,在企业已出现信用风险时,将加快股价下跌,形成负面循环,造成可处置资产价值下降。

  (4)追加投资者保护性条款或增信,加重企业偿债压力

  对于已违约债券,投资者通常通过债券持有人大会追加保护性条款,例如,提前到期、交叉违约等,或者要求追加增信,来增加部分债券持有人持有债券的处置资产,例如,控股股东无条件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股权质押担保等。但对于风险已经暴露的公司,上述行为将加重企业债务负担,减少公司非受限资产、压缩再融资规模,加速违约或恶化偿债能力。

  (5)存量债务较多,非标或海外债务违约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从暴露的信用风险事件看,部分发行人出现非标违约或海外债务违约。对境内存量债券的兑付造成负面影响。

  二、2019年一季度违约债券处置情况

  截止2019年4月15日,债券市场完成兑付的债券有37只,部分兑付的债券16只,其余债券未获得公开兑付信息。据不完全统计,累计违约规模1,730.28亿元,累计兑付规模234.09亿元,占比13.53%。分年度看,2019年除“18青投PPN001”和“18东方园林(002310)CP002”技术性违约,“16民生投资PPN001”延期足额兑付,“12三胞债”部分兑付外,其余债券均为获得公开的完成兑付信息,其中,11只债券公告将延期兑付。

专题研究 | 一季度违约统计:信用债违约数量依旧较高,延期支付增加,违约处置机制亟待完善

  1、从违约事件看,涉及投资者保护条款的债券完成兑付的比例较低

  具体看,加速清偿到期违约和交叉违约的债券48只,尚未获得公开完成兑付的信息。从原因看,第一,附带这类条款的债券主要发行于2016年及以后,处置尚在进行中。第二,这部分债券的违约往往是由同一主体其他债务到期违约引发的,发行人的偿债能力已经弱化,投资者保护条款的触发,使得短期偿债压力进一步增提升。第三,经过2018年违约事件的急速增长,投资者保护条款被常态化,但其效力的发挥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债券受托管理人本身利益冲突问题;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由发行人和受托管理人制定,投资者被动接受;债券持有人会议决议生效条件较高等。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涉及投资者保护条款的违约债券处置进程较慢。

  目前,虽然制度不完善,但债券违约风险管理仍迈出了一大步:第一,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地位有所提高,召开时间有提前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发挥事前监督的作用。第二,部分债券持有人通过债券持有人会议修改相关会议制度,以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第三,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发挥作用,严控风险的第一道大门。2017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调整个人投资者投资标的范围,建立适当性动态调整机制,以做到风险匹配。从目前看,部分债券因业绩下滑,评级下调等原因被实施适当性管理,仅允许合格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买入。

  2、兑付风险并不能随着延期兑付而消除,而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延期兑付是将发行人偿债压力延后,如果发行人未能在短期内筹措足额兑付资金,或面临再次违约。例如,“16盛运01”、“17天宝01”、“16众品02”、“16弘债02”在宣布延期兑付后依然未能如期兑付。虽然延期兑付可以缓解近期资金压力,但对于存量债券较多的发行人,或再次面临债券的集中偿付。延期兑付需要金融机构的配合,而不仅仅是发行人与投资者达成协议。能否对存量债务的偿付进行统一管理,成立有效的组织,是当前处理违约债券的关键,受托管理人的角色愈加重要。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中证鹏元评级)为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鹏元)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中证鹏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发布的原创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通过合理分析得出结论,结论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报告中观点仅是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相关公开资料作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代表公司观点。

  本订阅号所发布的原创报告,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证鹏元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公众订阅号原创报告的版权归中证鹏元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相关内容,务必联络中证鹏元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中证鹏元,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标签列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