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运维人员在雪山乡寄宿制小学讲解“清洁取暖进校园”示范项目。记者 王湘琳 通讯员 雒文清 摄
10月15日,记者来到了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雪山乡寄宿制小学六年级教室,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认真读书,供暖设施温度调节器上显示的实时温度是24℃。为了让孩子们透透气,老师打开了窗户。
雪山乡位于阿尼玛卿雪山脚下,年平均气温仅有3.5℃,冬季寒冷漫长,属大陆寒润性气候。
近日,由教育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清洁取暖进校园活动”首个示范项目在雪山乡寄宿制小学投入运行。
“以前学校采用煤锅炉来取暖,供暖成本高,温度还常常上不去,到了冬天窗户都不敢开。”学校教务主任索旦说。目前,全校共有在校学生150人,教职工22人。
“现在用上了电暖器,温度可以自己调,每天进教室都是暖暖的。”索旦说。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早日坐在温暖的教室里读书学习,青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仅仅用了35天时间就完成了全校5770平方米的供暖施工。”青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炳胜说,“以电代煤,安装了便捷、安全、清洁、高效的电能。”
针对学校取水困难、管网维护量大、寒假停暖时间长等特点,雪山乡寄宿制小学供暖采用了碳纤维、碳晶和电热膜等新型电采暖方式,学生洗浴用水由独立的小型电锅炉来提供。
“推广清洁取暖进校园活动,有利于改善学校取暖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温暖过冬,有利于降低学校周围大气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建设绿色校园,让清洁、环保、绿色、节能理念植根于师生内心。”玛沁县教育局局长索保说。
“我们在学校里上课一点都不冷,再也不用穿厚衣服了,可以认真安心地读书写字了。”孩子们争着给记者说着。
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展洁介绍,为了推进清洁取暖进校园活动,2019年,青海省教育厅和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共同策划,选定了9所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启动了清洁取暖改造工作。
“首批9所学校全部是位于果洛、玉树等艰苦偏远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清洁取暖改造条件,为全省中小学供暖条件改善提供了样板和经验。”展洁说。(记者 王湘琳 通讯员 雒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