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三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称,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信贷群体,缺乏稳定收入和还款能力,借贷风险大。为切实规范校园贷管理,杜绝校园贷欺诈、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等行为,此次《通知》还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银行加快进场速度
当“杂牌军”网贷平台逐渐退场的同时,面对大学生信贷市场的空缺,正在进场的则是作为“正规军”的银行。在银监会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对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风险专项整治,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加强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因此,国有银行挑起“校园贷”大梁的节奏不断加快,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陆续推出“校园贷”产品,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将成为校园贷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光合种子工作人员在梳理目前银行进军“校园贷”情况发现。目前,中国银行率先推出“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旨在通过正规的渠道发展校园贷,遏制校园贷曾出现的乱象。据介绍,“中银E贷·校园贷”采用高校深度合作模式,由高校和银行共同审核学生借贷需求,有助于校方及时掌握和引导学生借贷行为,较好地避免了网贷平台等机构绕开学校直接影响学生的弊端。不过目前该银行只向华中师范大学投放了该产品。
招商银行则推出了“大学生闪电贷”,面向的是在校大学生,申请者只要下载招商银行APP即可直接在手机上申请,最多可以借8000元,最长可分24个月还款,日利息低至万分之1.7。目前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已经作为试点先行,后期将逐步在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工商银行与互金企业乐信集团旗下分期乐商城于6月初推出双方合作的“工银分期乐联名卡”、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的校园贷产品“金蜜蜂校园快贷”、广发银行大学生专享信用卡“摆范儿卡”均旨在满足大学生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
避免重蹈覆辙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也曾在校园金融市场上铩羽而归。时隔8年,国有银行重返校园,选择正视大学生群体的资金需求,能否终结校园贷的种种乱象?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银行率先为大学生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随后面向大学生推出了信用卡。不过,由于后续出现了校园信用卡的高注销率、高睡眠率和高坏账率的“三高”乱象,监管部门于2009年叫停了学生信用卡。对于此次重新进军校园金融市场,银行是否有能力做好校园贷风控,避免重蹈覆辙呢? 以招商银行为例,在“闪电贷”的背后,运用了大量风控技术,如大数据+风控模型。中国银行则与深耕场景的、非金融的互联网平台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实现线上对接的场景。
也就说,以后银行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查询授权,系统可自动调取大量内、外部的数据信息,再经过一套风控逻辑的运算后,得出评分及等级,最终对每位申请人给出审核意见。
针对现阶段银行进军校园的现象,光合种子CEO邓超表示:随着银行介入校园贷市场,学生的借款记录逐渐都会被共享到央行的系统中去,银行介入校园贷有助于大学生校园征信系统的建立。而银行则需加强调查研究,严把大学生借贷审核关,提高校园贷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完善大学生网络信息建设,使大学生校园贷信息全面、及时、准确,提高校园贷准确性,消除校园贷盲目行为。银行机构应与大学加强合作,普及金融常识,引导学生拒绝过度消费等非理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