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要求几个小商铺搬迁出校园的消息,迅速刷爆了中大学子的朋友圈。由于新的校园规划,校内几间提供廉价便利服务的私人小商铺即将搬离。中大一些学生听闻消息之后,通过各种渠道向学校表达难舍之情。他们认为,校方此举不仅影响了师生们的便捷生活,对在校已经二三十年的摊主来说,更是可能影响其生计来源。(6月1日澎湃新闻网)
中大一些学生对校方的呼吁是可以理解的,一是因为这几个小商铺给师生提供了廉价便利服务,二是因为这些学生们心态正在成熟,接地气,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具有同情心,有人文关怀的情结,这是令我们欣喜的。前些年,一些大学生似乎不是这样,只关心自己,对其他人较为冷漠。如果将来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没有恻隐之心,只关心自己,甚至较为自私,这个社会就会没有什么希望可言。
不过,中山大学要求小商铺搬迁出校园,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学校园毕竟是育人的圣洁之地,需要有整洁、宁静的环境,如果充斥着林林总总的小商铺,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虽然方便了师生们的生活,但这将影响大学的教学环境,影响师生们的学习与休息环境,还因为有外来人员到校园内的小商铺,可能引发校园安全问题……因而,中山大学要求小商铺搬迁出校园,是必要之举。
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第一要务不是办小社会,而是要聚精会神办出国内外驰名的学府,培育出类拔萃的才俊,为科技强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等等。因而,小商铺搬迁出校园是否会影响其生计来源,这不是中大要考虑的事,而是当地有关部门特别是社会保障部门的事。若是小商铺搬迁出校园会影响其生计来源,这只能说明当地社会保障部门在民生问题上有缺位、不到位等短板,要打屁股,也只能打当地社会保障部门的屁股。如果中大不务正业,还要考虑小商铺的生计,举棋不定,受到掣肘,影响了办学质量,那倒是要被打屁股的。
至于这几个小商铺在中大存在了二三十年,这只能说明中大以前该干的事没干,以前不作为,现在应当纠正了。中山大学要求小商铺搬迁出校园,与所谓“歧视”没有半毛钱关系,没有什么气虚的。按照一些人的逻辑,中山大学不要求小商铺搬迁出校园,“善待”他们,才能体现大学的多元和包容精神。那么,中大校园里成了闹市岂不正好?但那不乱套了吗!
其实,解决这件事并不难,完全可以做到两全其美,即把几个小商铺搬迁出校园,交给当地社会有关部门处理,由其提供就业、转行及社会保障兜底等,从而保障其生计来源;或是在大学校园外附近,由大学与当地政府协商,划出专门区域,由当地政府牵头,筹建为师生及附近居民提供廉价便利服务的服务区,一些小商铺可以迁入,但须规范化,依法依规运营。如此一来,大学校园环境得到了整治,小商铺的生计来源也得到了保障,何乐不为?
文/于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