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网

扑朔迷离的汽车之家股权争夺战

公平正义网 2016-05-17 12:51:59 最新资讯
正文

  中国最大的汽车垂直媒体汽车之家周末在资本市场上突然搞了个大新闻。

  汽车之家

  2005年6月“汽车之家”网站开始正式运营。

  2006年8月 “汽车之家”跻身中国专业汽车网站前5名。

  2007年6月 “汽车之家”日均浏览量突破千万,月度总体流量攀升至国内汽车网站第一位。

  2010年10月,“汽车之家”推出移动应用。

  2013年12月 “汽车之家”于美国纽交所上市。

  不不,应该说,大新闻是中国平安搞出来的。

  4月15日,汽车之家大股东澳洲电讯(Telstra)宣布与中国平安集团达成协议,拟以每股29.55美元向后者出售汽车之家47.7%股权,总价16亿美元,溢价约12.7%。同时澳洲电讯将保留6.5%的股权。

  随后汽车之家管理层迅速见招拆招,由CEO秦致牵头的买家财团拟以每股31.50美元的价格将公司私有化,该买家团包括秦致、博裕资本、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

  汽车之家AutoHome(NYSE:ATHM)

  针对中国平安企图控股的收购行为,显然汽车之家的管理层不想失去对公司的控制,展开了管理层收购计划,然而15日收盘汽车之家的股票已经涨到32.15美元/股了,买家团的出价看起来不是特别有吸引力。

  从股权结构图来看,汽车之家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整个管理层持股比例5.76%,其它机构投资者分散持有该公司股票,而澳洲电讯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4.6%。平安买入47.7%的股权后,将直接接替澳洲电讯成为第一大股东。

  “私有化”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资本市场一类特殊的并购操作,目标是令被收购上市公司除牌,由公众公司变为私人公司。通俗来说,就是控股股东把小股东手里的股份全部买回来,扩大已有份额,最终使这家公司退市

  管理层收购(MBO)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即MBO)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从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产等变化,以改变公司所有制结构,通过收购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

  您可能要问了,有平安这样的大公司背书不挺好吗?怎么汽车之家管理层还针锋相对地行动起来呢?小编告诉您,汽车之家的管理层绝对有理由害怕,以中国平安的强悍作风,一旦成为控股股东,很可能将原有管理层数年的苦心经营全盘改写,前车之鉴就是上海家化,也许有此缘故,才有了此次汽车之家管理层收购行为。一起来看看中国平安收购上海家化的往事。

  中国平安收购上海家化往事

  中国平安出手直接收购上市公司已经不是第一次,2011年11月,平安信托通过旗下上海平浦投资有限公司最终击败海航获得上海家化集团100%股权。

  2013年5月,上海家化董事会免去葛文耀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务。同年11月,曾担任强生医疗中国区总经理的谢文坚经大股东平安信托提名被选举为上海家化董事长。

  2014年5月12日,上海家化召开五届十五次董事会,审议并通过关于解除王茁总经理职务及提请股东大会解除王茁董事职务的议案。总经理一职由谢文坚兼任。此后,王茁向上海市虹口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与上海家化恢复劳动关系。

  闹得纷纷扬扬的平安收购上海家化事件,到2015年11月基本结束,“平安系”几年间耗资168亿,成为上海家化的绝对控股股东。

  从收购上海家化一事看,中国平安的收购行为是(you)坚(qian)决(ren)的(xing),并且服从平安整个经营布局,完成收购后自然会按照平安自己的发展需要对收购公司进行“改造”。平安集团近年来深度布局汽车行业,在二手车、汽车金融、移动出行等方面投资打造的创业公司已有十家之多,以20倍市盈率收购一家互联网垂直媒体,看来是布局中的一步。

  4月18日,对于汽车之家管理层发起的私有化要约行动,澳洲电讯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彭博社(Bloomberg)采访时表示,平安与其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汽车之家管理层的私有化计划若想成功,必须取得中国平安的支持。

  可如何获得立场相悖的竞争者的支持?

  汽车之家管理层能顺利完成MBO,避免成为第二个上海家化吗?

  亦或者买家团根本就是中国平安全资收购汽车之家计划的一部分?

  目前还不得而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更多美股投资资讯,请关注黄蜂证券订阅号:huangfengzq!

标签列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