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东频道消息:日前,央视《焦点访谈》把焦点对准东莞,以深度调查的形式报道在面对复杂多变经济环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作为中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的东莞,在经历过多家大型工厂关门停产的阵痛之后,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找到发展新动力的探索。《焦点访谈》中提到,一带一路,发展现代化物流服务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石龙镇的广东铁路国际物流基地也成为报道的焦点。
“东莞制造”的传统市场是欧美,近年来欧美市场萎缩,东莞的制造企业不得不开拓新兴市场,他们瞄准了中亚和俄罗斯市场。但是,通往这些市场的道路,遥远而且曲折。
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东莞的石龙码头有一条铁路专用线,有着独特的运输优势。东莞开始筹划虎门港与石龙货运站的“海铁联运”,构建连接“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这一年,东莞石龙启动中亚铁路货运。2015年11月,“粤满俄”国际线路开通,货运列车经过满洲里,直达俄罗斯。
石龙的国际物流线路图显示,它连通了虎门港、南沙港,辐射到东南亚,与新开辟的国际铁路线实现了海铁联运,通往中亚和俄罗斯。东莞市率先在全国启动水运口岸大通关改革,推动口岸联检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进口的货物从虎门港靠岸,办理完通关手续,运到石龙,再装上国际列车,全程只需要20个小时。
东莞市副市长杨晓棠表示,通过这么一个国际物流大通道,向北打通了对俄罗斯,对中亚五国乃至欧洲的一个通道,向南可以辐射广东乃至广西或者东盟各国,从地理位置上,从东莞乃至珠三角整个产业基础,物流发达的这种状况是非常好的一个机遇。
统计数字表明,2015年,东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20%,仅“粤新欧”国际铁路联运专列货值就增长近1倍。它们都为2015年东莞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一跃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提供了有力支撑。这其中有前面提到的石龙物流平台作出的贡献,但是在东莞,像石龙一样的新亮点、新动力可不止这一处。(供稿单位 东莞市水乡经济管委会 供稿人 刘楚欣 编辑 陈伟赞 于波)